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,这片位于祖国北疆的瑰丽之地,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,承载着各民族的集体记忆。在这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上,民族团结的故事如同时代的跫音,回响在岁月的深处。古如歌,旋律优美舒缓,节奏自由独特,演唱细腻高雅,宛如从历史深处流淌而出的清泉,在杭锦旗的山川河流间轻声吟唱。
杭锦旗旗委统战部副部长、旗民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阿拉腾巴雅尔介绍:“古如歌所传唱的,不仅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,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歌颂,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感悟,对英雄事迹的赞美,对家乡山河的敬畏,对父母的无限感恩,对向善尚美生活的憧憬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。”。古如歌传递了忠诚、勇敢、爱国和孝敬等积极的价值观念,对规范世人行为、提升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
古如歌的旋律,是杭锦旗民族文化中最为动人的篇章,它以古老而独特的方式将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凝结成永恒的音符,悠扬的曲调,如同草原上升起的袅袅炊烟,带着生活的气息与温度,传递着团结、友爱与和谐的理念。古如歌不是简单的艺术表达,而是一种精神纽带,将杭锦旗各族儿女的心灵紧密相连,编织成一幅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。
当草原的晨曦刚刚染红天际,古如歌的旋律便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响起,各民族群众如同多年的老友,肩并着肩踏上放牧之路。“牧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了数百年,生活技艺与深厚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。在草原的广袤天地间,民族的界限变得模糊而渺小,唯有共同的家园在心中愈发清晰。”杭锦旗委统战部副部长李鹏冲感言道。对于草原的牧民来说,这片土地不仅是他们的家园,更是心灵的归宿,是生命中永恒的信仰。
古如歌的旋律承载着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在草原的晨曦与落日之间,牧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,期望通过不懈的努力,让家人过上富足而幸福的生活。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照耀下,杭锦旗各族儿女携手共进,共同探索现代化农牧业发展之路,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昌盛。在重大节日与活动中,杭锦旗各族儿女共同唱响古如歌,在草原的和声中,马头琴伴奏下,古老歌谣在现代节拍中焕发生机。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,不仅传承着杭锦旗千年的精神血脉,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,向世人诉说着草原儿女守护文化根脉、共创和谐未来的坚定信念。在鄂尔多斯大剧院内,古如歌的旋律如潺潺溪流,悠扬的长调、婉转的音符,如同马头琴上滑落的月光,浸润着岁月的悠长与炽热。从黄土地的泥土芬芳到保加利亚大剧院的璀璨灯光,古如歌的旋律织就了一幅跨越时空、跨越国界的壮美画卷,让东方文明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。
在杭锦旗,不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牧野,古如歌的涓涓暖流无时无刻引导世人追求向上向善向好。在这里,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,共同创造出繁荣而多彩的生活。杭锦旗锡尼镇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李庆娥向记者介绍:“社区活动中,各民族居民围坐在一起,包饺子、做月饼,分享传统美食,传统文化在社区居民的交流和融合中绽放出新的光彩。基层干部们深入各民族群众,倾听他们的心声,了解他们的需求,为各民族群众排忧解难。”。杭锦旗各族儿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的真谛,让民族政策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,温暖每一个人的心房。
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杭锦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。杭锦旗全旗各族儿女在党委政府的引领下,紧密团结,携手共进。在生态保护的最前线,他们并肩作战,守护共有的精神家园。在产业创新的浪潮中,他们携手共进,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;在社会建设的舞台上,他们同心协力,构建和谐美好的新生活。古如歌的旋律愈发悠扬,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不断绽放,这正是杭锦旗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的永恒交响。